我覺得,男生入贅到女生家,其實也跟女生嫁到男生家是相對的概念,但大家可以明顯指出男生入贅有多「丟臉」、「不得已」、「屈就」,卻自動合理化女生嫁人的不平等之處。在我看來,這樣的差別真的是相當不合理啊!
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一篇在講「孝順外包」的短漫畫(作者:米奧的素描簿),對這則現代都市鬼故事感觸超深,想把一些對於這類議題的想法記錄下來。
漫畫的主角是一位「嫁進夫家的媳婦」小莊,她順應各方期待辭職在家帶小孩後,又被要求照顧生病、失智的公婆。後來,小莊自己的媽媽也生病了,她本來想回家照顧媽媽,但卻被夫家的親戚指責,說為人媳婦怎麼可以丟著公婆不顧,甚至連先生都說小莊這樣會害他變成不孝子。
嫁進夫家的媳婦照顧公婆是應該的嗎?
如果是「嫁進夫家」的媳婦,對,就算本人不想,但所有人都會聯合起來要求妳應該照顧公婆。那如果不想要的話怎麼辦?其中一個方法是請配偶出來坦,這是物理方法;而另一個方法是「可以結婚,但不要嫁」,這是精神方法。這是我聽了無數媳婦悲歌之後領悟出來的心得。
我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 NGO 工作有好幾年了,每次聽到這種媳婦跟婆家的矛盾,再看到大家在底下留言力挺媳婦權益,然後悲劇又繼續重複上演,都會覺得很煩躁。因為有一個字一直不斷出現,卻沒有被好好地討論,但它偏偏是問題的根源,那就是「嫁」這個字。
從大部分的留言中可以看得出來,大家雖然同情媳婦的遭遇,也罵婆家罵很兇,但卻都不覺得「媳婦嫁進夫家」有什麼不對——好,這時候矛盾的地方就出現了。
例如,常聽到有人把「雖然媳婦進嫁進去了,但不代表要照顧公婆呀!」這句話掛在嘴邊,但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邏輯超級奇怪。
妳有想過「嫁人」是什麼意思嗎?
首先「嫁進去」這個概念在現代社會到底還能不能合每個人的胃口,是一件很直得商榷的事情。因為嫁進去的意思就是「變成那個家的一份子」,大家都會覺得她應該要照顧長輩,這就是台灣傳統的嫁娶觀念——嫁進來的媳婦必須把公婆看得比親生父母重要(但女婿不用把岳父岳母看得那麼重要唷)。
問題是,這種模式到現在真的行得通嗎?到底有多少媳婦會願意跟自己的父母斷開關係、跑去認別人的父母為尊?
嫁娶跟結婚有什麼差?
天啊這不是玩文字遊戲嗎?不,這絕對不是文字遊戲。因為是嫁娶還是結婚,會影響一個人如何看待他自己跟原生家庭、配偶的家庭之間的關係。
早期台灣漢人社會中,只要兩個家庭之間談到結婚,就一定要分個高下,因為只有其中一家能獲得傳宗接代的資格。要嘛就是你家的人進來我家,不嘛就是我家的人進去你家,誰進誰家,決定了生出來的小孩要跟哪邊姓。所以主要會分成「嫁娶婚」(女生進男方家)跟「招贅婚」(男生進女方家)兩種,「平等結婚」這個概念是現代才有的。
「嫁娶制度」跟「平等結婚」在法律上跟實務上都差非常非常多。以前台灣的民法是依照嫁娶制度在訂的,而嫁娶制度有很明顯的尊卑之分,例如明文規定小孩要優先從父姓(要從母姓的話還要提出一堆理由)、女生結婚後要住老公家、離婚以後小孩優先跟爸爸……,後來是經過婦女新知基金會等團體的努力,才把子女姓氏、婚後住所、離婚後的子女監護權都改成雙方共同約定。
可是法律改是改了,但不管時代怎麼變,到現在「嫁娶」一直都還是主流的婚姻觀念,這也反映在傳統的婚俗上。
所有問題的關鍵都出在「嫁娶」兩個字
這篇漫畫的最後一幕,畫出了小莊內心的 OS:「對齁……,我已經嫁了……,還是叫大哥照顧媽……,啊不,應該叫大嫂幫忙……。」並揭露了這樣的鬼故事仍在我們身邊持續上演,最恐怖的是,連媳婦本人都覺得這樣很正常,覺得照顧公婆應該是我們這些「嫁進來的媳婦」的責任。
為什麼媳婦都已經那麼慘了,還是會覺得這種現象很正常(而且未來若當了婆婆還極有可能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媳婦)呢?其實真的就是跟嫁娶觀念有很大的關係。
在早期社會,女生不能受高等教育,也不可能有什麼職涯規劃,如果沒有找個男人託付下半生的話,晚年可能會很淒慘,所以說只能藉由嫁進某個家族幫忙傳宗接代的方式,來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。一旦女生嫁了人,就會減少跟娘家往來,被當成是夫家的一部分,所以事事都以夫家為重,不再過問娘家的事,當然也不能分到遺產。這就是父權社會的嫁娶制度。
嫁進來的媳婦被當傭人使喚,對婆家長輩來說是那麼地理所當然,而娘家長輩雖然會捨不得女兒,但他們覺得自己並不能,也沒想過可以改變這件事情,所以會在女兒出嫁前叮囑她要好好孝順公婆,才會得人疼。
兒子不可以入贅,但女兒「本來」就要嫁人?
換個角度想想,男生入贅到女生家,其實也跟女生嫁到男生家是相對的概念,但大家可以明顯指出男生入贅有多「丟臉」、「不得已」、「屈就」,卻自動合理化女生嫁人的不平等之處。在我看來,這樣的差別真的是相當不合理啊!
說到入贅,因為前陣子在忙阿嬤的後事,所以常常被來捻香的親戚朋友長輩問「啊妳什麼時候要嫁?」。以前被問這種問題時我都會很不開心,大多都只是敷衍回答「還沒這麼快啦」。但最近我一律都改答「我沒有要嫁喔,我以後會招贅」,結果被我這樣回話的長輩都自動忽略我的話,直接轉移話題~
當然,我那樣回答只是隨便講講的而已,只是希望問這種問題的人可以將心比心想一下,如果他被問「你兒子什麼時候要入贅?」的話,心裡會是什麼感覺。會覺得被羞辱嗎?肯定的吧!
如果覺得兒子入贅很奇怪的話,不妨想想明明嫁人跟入贅就是類似的概念(而且傳統上入贅的待遇還比嫁人好勒!!),但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兒子入贅很丟臉,但女兒「本來」就應該要嫁人呢?現代女性的社經地位已經跟古時候不一樣了,結婚除了嫁人跟招贅以外,難道就沒有其他選擇了嗎?結個婚而已,雙方家族一定得要分個高下、爭取主導地位嗎?
對我來說,嫁娶並不等於結婚。而在台灣的法律中,婚姻雙方的權利義務也是對等的,並沒有明定結婚等於嫁娶。我認為在現代婚姻中,在討論結婚雙方的責任義務分配時,性別不應該是用來決定事情的理由,平等協商才是更重要的原則。
嫁對老公就可以解決媳婦的問題嗎?其實未必
在米奧的那則漫畫底下,有不少人留言表示「嫁對老公」很重要,彷彿這樣就可以解決婚姻中的大部分問題,但我其實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。
因為嫁對老公其實是女性決定(或被迫)進入嫁娶制度的這個前提之下,一種不得不的解法。但我認為在那之前,「我們要用嫁娶的方式結婚嗎 ?」的這件事是可以被討論的。如果是平等結婚的話,幸福需要雙方共同協商經營,就不會是由長輩把某個人(通常是女兒)託付給另一個更強的人(通常是男生)。
很多女兒從小就常常被長輩勸告要「嫁給」愛她、照顧她的好男人,這樣才會幸福。但嫁娶制度的幸福跟投資一樣是有風險的,因為人會裝、會變,我們不能保證自己一定會嫁給對的人。在嫁娶觀念裡面,幸福是「娶」的那一方給予的,「嫁」的那個人只能祈禱自己嫁到的是個好咖。
但,就算這個世界上的好咖很多,也不能合理化嫁娶制度本身的問題。就像世界上可能會有對奴隸很好的雇主,但不能因為這樣就說奴隸制度很 OK。
好吧,對,我一直都覺得嫁娶跟奴隸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,當然還是不一樣啦,但就用奴隸制度來做個誇張一點的比喻好了。
幾個世紀以前歐洲盛行奴隸貿易,許多歐洲人把非洲人當作廉價勞工販賣到美洲去。你說當年有沒有對奴隸很好的佛心雇主呢?可能有!但我們絕對不會因為這樣就覺得奴隸制度很棒棒。
那麼,要怎麼樣才能解決奴隸們的悲劇呢?當然,對雇主道德勸說,或是想辦法讓奴隸投靠好雇主,都是比較快速治標的方式。但我們都曉得「廢除奴隸制度」才是悲劇唯一的正解,因為很明顯,奴隸制度真正的問題根本不是在於雇主人好不好,而是整個制度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。
「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」?
同樣的道理,要怎麼解決媳婦們的悲劇呢?雖然常有人說「嫁進來的媳婦也是人」、「女兒雖然嫁出去了但娘家永遠給妳靠」,但如果女性永遠都只能預先被定位在「嫁」的位階,那後面不管再怎麼爭取、打抱不平、捨不得,都很難擁有和配偶家族平等協商的資格跟話語權。畢竟就像那些人說的風涼話一樣——妳都已經嫁了。
現在的女兒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,所以許多人會開始提倡「嫁出去的女兒『不是』潑出去的水」、「嫁出去的女兒永遠是一家人」,但其實仔細想想,這些講法是有矛盾的。因為這些話的關鍵字其實是「嫁出去」三個字,跟有沒有潑水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依照最最最傳統的觀念,如果女兒被當成是自家人的話,她就不會被嫁出去,而是會把女婿招進她們家;當然如果她被嫁出去了,那麼她就不會被娘家當成是一家人了,生的小孩變外孫,逢年過節也要以夫家為主。雖然為人父母心裡還是會掛念女兒,但僅限心裡的疼愛,實務上所有的房子、存款都還是會留給兒子。情感上愛女兒,行為上愛兒子,兩者完全不衝突。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兒子才可以「傳宗接代」,但女兒是去幫別人家傳宗接代的。
古時候就是這麼麻煩,結個婚一定要區分是女生嫁人還是男生入贅,難道就不能有第三種選項嗎哈哈?
我一直認為這些話可以被改得更好一點,例如:
- 嫁進來的媳婦也是人–>改成「媳婦是跟你兒子結婚,不是嫁到你們家,所以並沒有照顧公婆的義務。就像你兒子也沒有一定要照顧岳父岳母,是一樣的道理。」
- 嫁出去的女兒還是一家人–>改成「女兒是結婚不是嫁出去,所以永遠是一家人。」
- 女兒雖然嫁人了,但還是要孝順父母–>改成「女兒只是結婚,又不是嫁人,廢話當然會孝順父母!」
之類的。但很難啦哈。
願人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結婚成家
當然,結婚本來就有很多種方式,如果一個女生她就是喜歡或者適合嫁娶制度,那也很可以,只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以及了解可能會付出的代價就好。
如果一個女性缺乏自主能力、沒有經濟能力,或者自願進入傳統性別分工(男主外女主內)的婚姻家庭的話,可能就比較適合嫁人。如果選擇嫁娶制度的話,那就真的要想辦法嫁對老公才會幸福,這樣也許至少物質生活可以無虞,但嫁錯人的代價就是下半輩子會過得很辛苦(有多辛苦就不用贅述了)。
而若女性有很高的自主意識,也有獨立的經濟能力,期望和伴侶之間用對等協商的方式相處,而且也不希望單方面迎合對方家族,那就真的不一定要委屈自己「嫁進去」,而是可以考慮用平等的方式成家。當然平等結婚也不是全部都很美好,因為一旦沒有傳統性別角色的框架給你當參考的話,所有的家庭事務、親戚關係都要靠伴侶雙方共同協商,這也需要很大的智慧跟感情基礎才有辦法長久走下去。(搞不好有些人就真的比較適合嫁娶制度?畢竟男女該做什麼都先幫你規定好了,不用自己花時間喬。)
希望未來有一天,嫁娶不再是預設的結婚方式,而只是其中一種選項。現代社會的大家應有權利自由選擇結婚的形式,喜歡入贅的就入贅、喜歡嫁人的就去嫁人,但要記得世界上還有「平等結婚」這個選項。不要嫁了人之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這種制度,還把這種觀念代代相傳,這才是最可憐的事情。
希望世界上的女兒都能被當成獨立的個體,而不是藉由婚姻來被區分成內外。結婚可以只是結婚,不管男女,一樣都是離開原生家庭、自己獨立出去組一個新家。這本應該是很單純的事情~